2025年7月19日配资网上配资,雅鲁藏布江下游,一项足以改变中国能源版图的工程正式启动。这个水电站集群的规划体量,相当于3.5个三峡大坝。面对如此浩瀚的工程,我们的讨论不应只停留在钢筋水泥的层面。
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是:当一个国家同时掌握了世界屋脊的水源、全球第一的工业产能和无可匹敌的基建能力时,它会用这份力量来做什么?
历史给出的答案,往往是扩张和征服。力量的积累,常常伴随着炮舰与殖民。
但这一次,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剧本。这份排山倒海的力量,没有变成满世界飞的炸弹,而是选择向内凝聚,去“战天斗地”,去重塑山河。
这或许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幸运。
这背后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逻辑。它不是不关切外部世界,而是在走一条“堂堂正正”的阳关大道。
这种“堂堂正正”,不是靠军事肌肉的恫吓,而是通过构建压倒性的基础实力,让自身的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。
这与那句“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,必先解放全人类”的初心,在精神内核上有着某种遥远的呼应。不去称霸,而是通过自身的强大,为世界提供另一种可能。
雅鲁藏布江的这个超级工程,就是这种逻辑的生动体现。它不仅仅是为了眼下的电力供应,更是为了一场已经兵临城下的未来革命——人工智能(AI)时代。
我们可能都低估了AI对能源的渴求。训练一个先进的AI大模型,其消耗的电力是惊人的,足以供应数千个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量。未来的世界,算力即权力,而支撑算力的,正是海量的、廉价的、稳定的电力。谁掌握了能源的阀门,谁就卡住了AI时代的命脉。
中国的牌桌上,已经摆上了两张王牌:一张是“稀土”,AI硬件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;另一张,就是以雅鲁藏布江项目为代表的庞大清洁能源体系。
至于芯片和算法,这些固然是技术高地,但它们是可以在实践和学习中不断迭代和追赶的。能源和基础材料,才是最难逾越的底层护城河。
当AI和自动化机器人,由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驱动时,会诞生一个怎样的社会?
这引出了一种更大胆的设想:一个“低配版”的共产主义社会雏形。这是一种对未来的现实推演。
试想一下:当机器人和AI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生产劳动,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门槛将被降到极低。每个人都能以非常小的代价,获得体面的生活保障,从而将人的创造力从重复、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。
这听起来很遥远,但雅鲁藏布江上奔腾的江水,正在为这个未来铺设第一块基石。
所以,这个水电站的意义,早已超越了工程本身。它是中国选择的一条路,一条用建设而非破坏来证明自身价值的路。它是一份对未来的投资,赌的是一个由强大能源驱动、由AI和自动化来解放人类的明天。
当一个国家手握改造地球的力量时,它选择了用它来浇灌自己的土地,孕育一个全新的未来。
这本身,就是一种无需多言的强大。
中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